图虫创意供图
暑假期间,孩子看护难是不少双职工家庭面临的问题。近期,一些家长发现了一个带娃“新招”——请个大学生带孩子。
多个社交平台上,“大学生陪读”“大学生带娃”等话题持续走热。然而,在火热的市场背后,权益保障缺位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,也给“假期陪伴”蒙上了一层隐忧。
大学生
用 “同龄人视角”和小朋友相处
“上星期我带孩子参观了西安人防科普纪念馆,还去了汉城湖遗址公园,给孩子讲了汉代的历史。” 家住韦曲南的小李是一名体育专业的在读研究生,这个暑假,她给一名家住神舟大道附近的五年级学生“陪读”,每星期3次上门服务,主要陪孩子运动、做作业,有时带孩子参观各类纪念馆或高校。
“现在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体育运动和课外实践,希望孩子暑假别总待在家里。” 小李说,她觉得自己性格开朗,和小朋友们没什么代沟,在给这名小朋友“陪读”过程中,她会带他去小区旁的运动公园打球、慢跑,教点简单的拉伸动作。陪孩子写作业时,她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引导他形成看课外书、整理学习笔记等学习习惯。每次上门前一天,她还会将自己的“陪读”方案发给家长看,再根据家长的意见调整。
展开剩余77%她透露,自己每天收费300元,若需要带孩子外出,午餐、交通费用、景区或纪念馆门票等额外的费用另算。“我带的这个小男孩以前怕热不爱动,现在每天主动催我‘该去跑步了’,因为我跑得快,他给我取名‘兔子老师’。”小李说,她很喜欢这份兼职,毕业后想从事教育工作,这份兼职不仅能勤工俭学,还能让她提前和各种孩子相处,增加实践经验。
家长
性价比之外 更看重 “榜样力量”
家住碑林区的魏女士是一名护士,丈夫上班也很忙,暑期无暇照顾上初二的女儿。“以前请过保姆,只管做饭;报过托管班,一个月3000多元,就看娃写个作业。” 她说,半个月前,她通过某社交平台找到了刚从西安理工大学毕业的小王,试用一次后,她就决定请小王每周内来家里“陪读”两小时,费用为每小时100元。
“小王文文静静的,会带娃背古文,聊自己考大学的经历,我女儿也说很喜欢她。”魏女士说,平时她和爱人忙于上班,母亲在家里负责做饭、看孩子,如今小王来家里搭把手,孩子好像多了个“大姐姐”,给孩子讲讲不会做的题,还和她一起帮老人做点家务,一家人都觉得很满意。
经开区的李先生给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请了西安美院的学生,“每天两小时,一半时间辅导作业,一半时间教画画。费用是一天200 元,比美术培训机构便宜一半,还能上门,挺方便的。” 他坦言,最意外的是女儿开始模仿大学生 “记笔记”,“以前作业本乱糟糟,现在会像小老师一样画重点,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吧。”
记者调查
供需两旺 背后藏多重隐忧
从陪读伴玩到运动指导,从参观纪念馆到手工创意互动,大学生提供的多元化陪伴服务需求旺盛,社交平台上的相关信息刷屏不断,呈现出供需两旺的热闹景象。
在小红书、抖音等平台,输入“西安大学生陪读”关键词,瞬间能刷出数千条帖子。大学生们晒出自己的陪伴日常,家长们发布的需求帖也多种多样,每条帖子下都有不少大学生主动对接。
然而,记者调查发现,尽管需求旺盛,但西安“大学生陪读”市场仍处于自发状态,隐藏着多重风险。
大学生与家长的对接渠道不少:有的经中介牵线,有的由大学生线下主动接洽,更多则是依托小红书、抖音等社交平台。其中小红书上此类信息尤为密集:“西安大学生带娃,女,细心负责,可陪读陪玩”“给孩子找陪练,要求会游泳,家住雁塔区”……这些信息未经审核、真假难辨,潜藏着诸多风险。
7月23日,记者以家长身份在小红书、抖音上发布了给孩子找“大学生陪读”的信息。不到20分钟,就有15名网友联系记者。大部分网友自称是在西安某高校就读的大学生,有陪读经验,且擅长羽毛球等运动。其中有两名网友称自己可以帮忙寻找陪读大学生,并以做具体介绍为由添加了记者微信,后期却开始向记者推销学科培训等服务。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大学生们提供“陪读”服务中,费用通常在每小时70元-150元之间,根据小朋友的年纪和大学生学历及背景有所浮动。大多数家长和大学生表示,在交易过程中没有签合同,报酬靠微信转账,工作内容凭口头约定。其中,一名西安大学生在抖音平台上讲述了自己近期的遭遇:在她打车上门为一名孩子“试课”后,对方家长不满意,拒绝支付试工费用,双方争执不下,最终因“没凭据”不了了之。
安全责任的“糊涂账”也让双方揪心。“万一孩子在外面玩受伤了算谁的?或者大学生路上出意外怎么办?” 家住莲湖区的刘女士表示,尤其是大学生带娃外出参观、游玩时,安全难以保障。一名大学生回忆:“上次带一个孩子在小区玩滑板,他突然冲向马路,我一把拉住了,现在想起来还后怕,真出事了,我一个学生哪承担得起?”
专家声音
多方协同 平衡需求与责任
“市场化的方式解决了假期双职工家庭的现实困难,也给大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和一定的经济补贴。但这一新兴服务市场的混乱,折射出多重社会议题。”西安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丁亮认为,一方面,这一现象暴露出当前青年群体就业压力大,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均衡。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当前教育服务体系不完善,青少年陪伴等心理需求比物质需求更强烈等社会问题。
丁亮表示,规范市场需要系统性发力。政府相关部门可牵头搭建对接平台,负责核验大学生身份,了解家长需求,提供标准化服务协议模板,明确服务范围、报酬结算、安全责任划分等核心条款。同时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,遏制乱象。此外,应通过宣传引导强化双方契约意识,让书面约定成为交易常态,从源头减少纠纷。唯有多方协同,才能让这一市场在有序框架内发挥积极作用。
丁亮表示,还可以引导社区发挥作用。例如,鼓励社区开设公益陪读服务,组织大学生志愿者、退休教师等群体参与,为假期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提供陪伴和辅导。此外,丁亮还强调,大学生对孩子的陪伴不能替代父母,家长们应在下班和节假日多陪伴孩子,兼顾市场便利与亲情责任。
面对新兴服务市场中的权益保障问题,北京万商天勤西安律师事务所陈维东律师提出如何使用杠杆炒股,大学生与家长关系属“劳务关系”,但由于市场目前还不完善,建议双方在合作前签订书面协议,明确工作内容(是否外出、活动范围等)、时间、报酬支付方式等,尤其要约定安全责任,如外出需家长书面同意、意外医疗费用分担等。同时,可借助低成本保障方式,如购买“短期劳务意外险”,能覆盖意外医疗和身故责任。家长和大学生可分别为孩子及自身投保,减轻意外发生时的负担。 (首席记者 雷杰)
发布于:北京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免息平台配资开户_股票配资无息_期货配资股票观点